发布时间:2012-11-15 被阅览数:1872次 来源:四川在线
明年6月3日长漂壮举定格建川博物馆
http://www.scol.com.cn ( 2012-11-15 06:58:35 ) 来源:四川在线
翻开历史——
1985年,西南交通大学教师尧茂书只身漂流长江,在金沙江段牺牲。
1986年6月3日,由中国人自己组建的漂流探险队乘机离蓉,奔赴长江源头,拉开长漂序幕。同年11月25日,中国长江科考漂流探险队抵长江与东海汇合处,胜利完成了人类首次全程漂流长江的壮举。
在全长6300余公里的长江中,共有11位漂流勇士(尧茂书于1985年牺牲)长眠于涛涛江水。
“整段长江漂下来,‘走’了11人。明明知道与命相搏,仍然坚持完成漂流长江的壮举,这些长漂勇士的精神是值得人们行注目礼的!”昨日,看了参与1986年长漂的队员们带来的长漂纪念品后,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当即拍板:长漂纪念馆落户建川博物馆,明年的开馆日期定为当年长漂队伍出发时间:6月3日。
届时,将有百余件长漂实物、照片、录像与参观者见面。与此同时,建川博物馆也面向社会倡议:希望得到社会各界支持,能够捐赠与长漂相关的纪念品,使长漂纪念品更为丰富充实。
长漂服
国人出征漂长江自发设计“冲锋衣”送队员
“这是当年的长漂队服,很可能是当时我们国家的第一套专业探险服。”参与1986年长漂的队员冯春昨日抖落出一件样式类似于冲锋衣的黑色衣服。
对于这件衣服,所有曾穿着它漂过无数险滩的队员格外熟悉,张国宪对其更有一种别样的感情。时隔26年,这件衣服再次勾起长漂队员尘封的记忆。“衣服当年是我一手设计的。”如今,张国宪对衣服上每一个“机关”都一清二楚:“用的是有防水功能的面料,大大小小一共14个口袋。”
1986年,张国宪是成都印染厂的一名设计师。当他在报纸上看到一群年轻人将要漂流长江的新闻后,立即自发给队员们设计一套户外专用探险服。“就当时国内的情况而言,探险、漂流这些大家都还很陌生,更没有专业服装。”经过反复设计,张国宪当时所在的成都印染厂根据这套探险服设计,加班生产出30套探险服赠送给长漂队员。
长漂人
设计师怀揣长漂梦 首次面见队员后如愿以偿
“当年我们只晓得长漂是一件很危险、很英勇的壮举。对长漂队员非常崇拜,觉得他们一定都非常威猛,我肯定比不上他们。”虽然张国宪也有长漂梦想,但觉得自己是名设计师,也不够健壮,就把这份想法收藏起来了。
没想到在进行队服赠送仪式上,他的想法改变了,“当时代表长漂队来接受队服的是冯春和何平,我一看他俩的身架,还不如我壮呢!按这个标准,那我也能进长漂队!”昨日,张国宪首次“坦白”起自己初见冯春、何平的第一印象。
当时,长漂队员报名早已截止。冯春看张国宪身材魁梧,就悄悄给他出主意,“你随时掌握动态,等漂到中途的时候,你再杀出来申请参团!”
张国宪于是一直注意长漂队的动向,当大部队在青海玉树扎营后,张国宪从成都过去,一路跟着长漂队,“我给自己定的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哦。不沾长漂队一分钱,不添麻烦,不占座位。”
尽管只是一名什么都不沾的“编外人员”,为了“挣表现”,张国宪利用自身专长给长漂队勘察路线、绘制地图等。在德荣县时,张国宪被通知补充进长漂队,正式成为长漂队员之一。
长漂事
一张最后的合影 成为心中永远的哀痛
“这是队员闯屏山的照片,这是队员们在1986年10月份到达宜宾时,当地人夹道欢迎我们的照片……”正讲述着一张张黑白照片的情节,当拿起一张合照时,冯春的话顿了几秒,深深凝视了一会儿“这是我和杨前明的合照。他、王建军、王振在补漂金沙江的莫丁滩时,一起遇难了。”
1986年11月18日,杨前明、王建军、王振三人坐着“中华勇士号”密封船在王大龙潭前下水,准备在这一天漂完莫丁滩,一举完成金沙江段的最后空白。张国宪还记得,“18日那天是王振29岁生日。”上船前,长漂队员们一起吃着酒菜,给王振送上生日祝福,也给三人送上平安祝福。
第二天晚上9时,长漂队接到陆上接应队员电话:杨前明、王建军、王振已经在下午5时许,一举漂过莫丁滩。听到这个喜讯,让一直悬着心的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然而,到了20日上午,接应点仍未见到密封船的踪影。一种不祥的念头掠过大家心头,长漂队员和当地武警一起沿江搜寻。3天后,当地村民在莫丁滩下游约5公里处的江边发现了密封船底朝天卡在三块礁石之间,而杨前明等三人却不见踪影……
“后来,莫丁村村民告诉我们,在漂过莫丁滩后,3人执意再闯下一个险滩。他们漂到扎木滩前,密封船飞速闯进滩口,在到达江心那两块暗礁时,一个大浪打来,船被浪花卷入水中,船底朝天。而他们3人却已经消失在江水中……”
“这是他们3人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照片中,杨前明、王建军、王振坐在“中华勇士号”上,带着一脸灿烂的笑容,朝岸上的队友挥手致意。这一刻,凝固成永恒。
天府早报记者郑其摄影方炜(资料图片翻拍)
相关资料>>>
尧茂书
四川省乐山市人,1985年7月24日在漂行了1270公里后,于金沙江段触礁遇难。
尧茂书生前是西南交大电教室摄影员,他是第一位漂流长江的人。1985年,美国将派“激流探险队”于秋天从长江源头漂流而下的消息,促使尧茂书决定捷足先登漂流长江。他说:“漂流长江的先锋应该是中国人!征服中国第一大河的第一人,应该是炎黄子孙!”
征服长江
1986年11月25日下午2时30分,中国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的勇士们驾着两艘红色橡皮艇,在六级大风掀起的浪涛中安然漂至长江入海口附近的横沙岛,从而完成了历时5个多月的长江科学考察漂流重任。
微信公众号
樊建川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