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4-25 被阅览数:2461次 来源:天府早报
![]() |
改变
两年不见清清长变了
“5·12”汶川地震后,一座由广东雕塑家吴德灏根据文字描述而创作的《读书女孩》雕塑出现在建川博物馆,昨日,“读书女孩”原型邓清清专程来到了现场。
娃娃头、白色的帽衫,外加一件格子背心开衫……上午11时,在第20届书博会5号展馆的抗震救灾出版物展现场,邓清清一身休闲打扮。将近两年再见,邓清清脸上增添了不少的笑容。她告诉记者:自己头发长了,也更能承受压力了。“太像了,我被这个雕塑震撼到了,而且作者都还没看到过我。”第一次亲眼见到了由自己为原型创作的汶川地震纪实雕塑,邓清清言语之中透露惊喜,她感叹说,雕塑中的女孩与自己太像了,看见雕塑就让自己想起了那段被埋在废墟下的时光。
现场
雕塑再现感人一幕
“由于新闻报道中没有留下任何‘手电筒女孩’废墟下的影像,所以最终只能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进行创作。”作为雕塑的作者,广东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吴德灏表示,雕塑是进行合理加工想象,最终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再现这感人的一幕。
据吴德灏介绍,在得知建川博物馆聚落有一个专门为地震而建的地震博物馆后,吴德灏想到了此次捐赠。
而馆长樊建川则介绍说,将把此雕塑陈列于地震博物馆美术作品展区,供游客参观。
近况
玉树地震勾起回忆
现在的邓清清,就读于什邡职业中专学校。她说,自己比起以前也开朗多了,“只是当看到青海玉树地震那一刻,自己才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四川地震的时候”。
4月14日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的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邓清清也不例外,她说,自己当时刚好在去北京的飞机上,知道后特别难过,想到那里也有许多和自己同样大的孩子遇难,那一瞬间泪水都止不住地流,那山崩地裂的场景就如“5·12”一样,不仅重重地敲着自己的心,也撕扯着那些本已淡忘的记忆。所以,清清打算为玉树献出自己的力量:“预计就在最近两天学校还会发动捐款,我也要捐出自己的零花钱。”
早报记者侯林利摄影报道
人物资料>>>
“手电筒女孩”邓清清
2008年5月13日,什邡市蓥华中学的14岁女孩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邓清清被救出来之前,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
新闻链接>>>
建川博物馆新添3件地震展品
早报讯(记者 侯林利)昨日,建川博物馆又添3件相关地震的物品,包括:“读书 女孩汶川大地震纪实雕塑”、《大地安魂曲》光盘、《爱的见证:摄影家眼中的灾后重建》摄影画册。馆长樊建川表示,将把它们陈列于地震博物馆,供游客参观。
其中,由国家大剧院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联合制作的大型交响合唱作品《大地安魂曲》,是著名作曲家关峡和词作家刘麟、宋小明历时近一年时间完成的。全曲分四个乐章——“仰望星空”、“天风地火”、“大爱无疆”和“天使之翼”。
微信公众号
樊建川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