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3-19 被阅览数:3222次 来源:建川博物馆
1月6日,画家萧继东与几十名川籍画家将一幅长1.8米、宽1.6米名为《崇高敬礼》的油画以及与抗震救灾相关的油画、国画、书法共几十幅作品捐赠给了建川博物馆。
1月8日,成都军区再次向我馆捐赠抗震救灾文物
1月17日,草根剧组的18名成员踏上了去建川博物馆的旅程,为的就是给猪坚强拍摄晚会播放的“出场”视频,并代表全国网民为它颁出感动全国十大动物金奖。
1月19日,建川博物馆国防兵器馆开馆。
1月25日(农历大年三十),著名雕塑家叶毓山一行来馆参观。在馆长樊建川的陪同下参观了中国壮士广场、5.12大地震特展馆、飞虎奇兵馆等。
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一),中国慈善家、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先生来馆参观。在馆长樊建川的陪同下参观了中国壮士广场、5.12大地震特展馆、正面战场馆等。馆长樊建川并赠送陈光标先生一面“大海航行靠舵手”镜子和生日报纸作为新年礼物。
2月1日,奥运火炬手金晶一行来馆参观。
2月16日,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在成都市委统战部部长包惠的陪同下来我馆视察参观。馆长樊建川陪同参观了,“中国壮士广场”、正面战场馆、红色年代生活用品馆和文物库房。
3月2日,因“5.12”地震博物馆新展馆装修陈列工程即将开工,该馆将从暂时关闭,新展馆开放时间为2009年5月12日。
3月2日,建川博物馆临时地震馆闭馆搬家,在地震中声名大振的“猪坚强”也在最后一日来到地震馆拍照留念。
3月4日,成都市统一战线抗震救灾美术作品捐献仪式在成都市民主党派大楼举行,成都市统一战线书画家将在《啊!我们的家园》成都市统一战线抗震救灾美术展览中的85件作品和另外6件书画作品全部捐献给建川博物馆。
3月16日,川籍抗日将领王铭章子孙向建川博物馆捐赠7块从台湾带回的词匾
3月25日,5.12大地震逝者照片征集活动启动。
4月3日,成都军区总医院向建川博物馆捐赠了一批抗震救灾实物,其中包括医院医疗队在灾区的第一面旗帜、在灾区搭建的第一顶救灾帐篷、抢救地震中第一位伤员使用的担架、以及地震伤员向医院赠送的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等。
4月13日,中央党史研究室秘书长黄小同、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吴德民、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鹤鸣一行参观考察了我馆。黄秘书长就建川博物馆如何发挥好教化启迪作用与馆长樊建川进行亲切交谈。在充分肯定建川博物馆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黄秘书长提出建川博物馆在加快展馆建设的同时,应强化精品意识。
4月22日,成都医学院院长王亮军和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共同为“成都医学院建川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成都医学院的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挂牌仪式,并在仪式后参观了建川博物馆。
4月24日上午,西南交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授牌仪式在红色广场举行。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授牌仪式,并在仪式后参观了各馆。
4月27日,成都军区向我馆捐赠62式坦克一,被运抵建川博物馆国防兵器馆。
4月30日,中国首善陈光标先生捐赠给建川博物馆的两辆抗震救灾中立功的大型机械运抵建川博物馆。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表示,地震博物馆建成后将专门放于一展厅供游客参观。
5月2日,建川博物馆又新添一件与地震相关的实物——一幅512字的“汶川大地震长联”。
5月7日,中国作协党组书记李冰在省文化厅领导陪同下,对我馆进行了考察。
5月8日,建川博物馆又添地震珍贵实物,成都军区驻川“铁拳师”专程前往捐赠了包括“水上生命线第一舟”冲锋舟、“震中第一爆”的引爆器等抗震救灾物品。
5月9日,“中国首善”陈光标耗资约400万元打造的10块特制石碑已全部制作完毕并运抵四川,经过长达3天的运载,一块特制石碑已在建川博物馆矗立起来。
5月11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一行莅临我馆视察工作。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宋光齐、副厅长王平、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曾敏、大邑县委书记符礼建、县国土资源局长王煜等陪同,参观了汶川大地震博物馆。
5月11日下午,“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展览”在成都大邑县建川博物馆举行,展览开始前,所有参观者低头伫立为地震遇难者进行默哀。来自解放军、消防、警察、医疗,志愿者的数百名代表以及民众一起观看展览
5月11日,汶川大地震博物馆将于下午14:28分开馆。
5月12日,冯小刚为找素材建川博物馆寻宝。
5月12日,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到我馆参观考察
5月20日,省政协主席陶武先在县委书记符礼建、县政协主席张春生陪同下,深入安仁镇调研建川博物馆聚落文博产业发展情况。
5月22日上午11时,在红色广场将举行“建川博物馆全国红色收藏展览·交流会”开幕式。
5月24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华章
微信公众号
樊建川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