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讯(客户端记者 曾洁 摄影 陈羽啸)3月6日上午11点,张自忠、李家钰、杨杰、朱家麟等8位抗战将领的后人来蓉,向建川博物馆捐赠了抗战胜利纪念章、解密档案等十多件抗战文物。在捐赠仪式上,王伟作诗《爷爷,我见过您!》,“您没有见过我,可我见过您,在您阵亡的照片里。淞沪会战,您坚守阵地,浴血奋战,为国捐躯。倒下的身躯化作巍巍山脊,屹立起的是民族大义”,悼念在淞沪会战中牺牲的爷爷杨杰。
这8位将领中有7位在抗战中英勇牺牲,包括以身殉国的两位最高军衔的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与李家钰,在抗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军长郝梦龄、击落日机的中国第一人高志航、在徐州会战中誓约全团将士“终不会诸君独死,瑜独生”的陈蕴瑜,还有在淞沪会战与日军血战到底的杨杰、战功赫赫的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杨森,以及在江苏沛县突围中被日军7层包围仍率车与敌对射,最终全车捐躯的朱家麟。活动当天,他们的后人从全国各地赶到成都,举行缅怀先烈、捐赠文物的仪式。
捐赠仪式在建川博物馆中国壮士群雕广场举行。朱家麟的孙女朱挺捐赠了一份1938年12月印发的政府向殉国将士发放抚恤金批文的复制品,郑重捐赠给建川博物馆。2015年,她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看到这份刚刚解密的红头文件,详细记录了包括爷爷朱家麟在内的10多名将士的职务、牺牲日期、发放抚恤金数额等信息。在此之前,现有的资料记载朱家麟的职务是少将,而这份珍贵的档案资料显示他在殉国后被追封为中将。

为了参加这次的活动,朱挺一家三代共计12口人从北京来到成都。他们在中国壮士群雕广场上找到朱家麟的雕像,恭恭敬敬地献花祭拜,以示缅怀。朱挺回忆,爷爷牺牲的时候,她最小的姑姑才3岁。从朱挺记事开始,她的父亲常常讲述爷爷在抗日战争中掩护全军突围、与敌对射牺牲的事迹。回想这些故事,她在家挥毫泼墨,写下“壮士国魂”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送给博物馆方。




此外,高志航的外孙女何兰兰捐赠了《高志航传》、《远去的飞鹰》电视剧原版碟片等资料。陈蕴瑜孙女陈瑾捐赠同乡牺牲将领柳树人的照片。杨杰的孙子王伟带来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及电信文物,博物馆回赠去年从海拔4200米冰川运回的驼峰坠机残骸。还有一台抗战时期美国援华的军用磨床设备,被同时捐赠给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表示,将尽快安排让这些文物进入展厅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