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02 被阅览数:425次 来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
为展现四川旅游40年创新成果,弘扬开拓创新精神,激励广大旅游工作者在文旅新时代继续奋进,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四川省旅游学会组织开展了“改革开放40周年四川旅游界十大最具影响力事件暨创新突出贡献人物”公益评选活动,现在进入公示程序。
该活动自2019年3月3日发出评选公告和评选实施办法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热情支持。在自荐和各涉旅单位、社会团体和专家推荐基础上,经过学会的学界和业界专家评委会分别初选评审、学会专家评审委员会评选等程序,评选出改革开放40周年四川旅游界十大最具影响力事件和90名创新突出贡献人物,现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5月1日至5月5日。
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包括公示名单中个人)若对评选事件和事件描述及对个人评价评语描述等有异议,可通过短信(联系电话:13086668071或电子邮箱:scslyxh@126.com)提出意见。
四川省旅游学会
2019年 5月1日
改革开放40周年四川旅游界十大最具影响力事件
1986年四川成都诞生中国第一家“农家乐”
1986年,四川成都郊区农科村出现了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催生出一种新的休闲旅游形式。此后,“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藏家乐”、“羌家乐”、“彝家乐”、“渔家乐”等相继涌现。2006年,国家旅游主管部门授予成都“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称号,肯定和表彰了“农家乐”的旅游模式对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农家乐”的产生,为农民利用农村自然和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实现稳定增收、脱贫致富开辟了新天地。以后成都锦江区三圣乡的“五朵金花”4A级景区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成为“农家乐”的升级版,再次引领全国乡村旅游的发展。
1992年四川九寨沟黄龙“申遗”成功
1992年12月,四川九寨沟、黄龙景区,分别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四川省首批世界级旅游品牌。此后,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大熊猫栖息地等处世界遗产相继成功申报。四川首批以世界遗产地创建的5A景区品牌、以西南首家五星级酒店锦江宾馆等为代表的五星级酒店品牌、以宽窄巷子等代表的特色街区(小镇)成为四川旅游精品品牌的代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落户四川成都,各种业态更加丰富完善,四川旅游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
1997年四川省首个编制省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这是中国第一本省级行政区域旅游总体规划。为编制这部规划,四川省聘请了世界旅游组织亚太地区、澳大利亚、欧洲等世界顶级旅游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四川旅游发展目的、目标、政策和战略,对四川旅游发展远期、中期实施计划等进行了科学、系统、详细的规划论证,规划从编制开始就高起点、高标准,瞄准国际化需求,充分反映了四川省高起点发展旅游业的雄心壮志。在这部规划指导和影响下,四川编制了一系列区域性、专项性旅游发展规划和发展报告。
1997年四川通过中国首部地方“旅游条例”
这是中国第一部地方性旅游法规,在中国尚未出台旅游法的前提下,四川省的这部旅游法规地方性立法得到了国家领导人和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及中国各地各级旅游机构的关注和支持。原国家旅游主管部门称此旅游条例为“小旅游法”。2013年《旅游法》正式颁布。《四川旅游条例》,标志着四川开启了依法兴旅、依法治旅的新阶段。四川旅游发展的创新探索不断。国有景区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管理权“三权分离”的“碧峰峡模式”、国企进入景区投资开发的“海螺沟模式”,首架包机出国游开启四川出境游、创办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旅游本科院校“四川旅游学院”、创建全国唯一旅游标准化示范省等。
2003年四川召开中国首次省级“旅游发展大会”
第一届“四川省旅游发展大会”在乐山市峨眉山景区召开。这是在中国首次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的省级旅游发展大会,之后每年相继在阿坝、雅安、攀枝花(冬旅会)、宜宾、凉山(冬旅会)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直至2008年因“5.12”汶川特大地震和灾后重建而中断。四川省旅游发展大会,拉开了全面振兴四川旅游产业的序幕,对四川省旅游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四川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对九寨沟黄龙机场、康定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精品景区建设、旅游城镇建设等方面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被国家旅游主管部门总结为“四川模式”,为各地旅游发展的“政府主导战略”提供了范式,影响至今。
2007年四川成都荣获“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桂冠
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基础上,旅游世界旅游组织授予成都“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成都市形成了集旅游、餐饮、休闲、购物、娱乐功能一体的城市中心旅游区域,城市功能也更加完善,休闲之都的形象更加鲜明,迅速提升了成都旅游城市品质和国际化程度,为其他城市发展高品质都市旅游提供了经验。此后,成都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等多种世界级都市文化旅游品牌。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旅游重建
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旅游业迅速恢复,成为地震灾区的先导产业或主导产业。在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过程中形成的“科学定位,整合推进,整体提升”的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重建模式,创造的“灾区变景区”的重建奇迹,不仅实现了灾区旅游业大提升,同时实现了灾区旅游业与其它产业有机融合,开启了线路统筹、整体推进、智慧旅游、跨越发展的新局面。在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地震的旅游灾后重建中,又形成了芦山地震灾后旅游重建模式和九寨沟地震灾后旅游重建模式,统称为地震旅游灾后重建的“四川模式”,为中国和世界提供了震后灾区旅游业恢复振兴和产业转型发展的鲜活案例。
2017年凉山州悬崖村旅游扶贫启动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四川省最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凉山州悬崖村名叫“阿土列尔村”,地处大凉山系南段狮子山下的美姑河大峡谷区域,这里的大峡谷堪称世界级的景观,除了密集的谷中谷形态的峡谷群以外,悬崖村的天梯是现代社会中人类在险恶环境里生存的“活化石”。2016年5月,媒体报道让凉山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勒尔村勒尔社一夜变得全国闻名,这个名副其实的“悬崖村”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2017年,四川省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带队深入调研,旅游企业投资入驻打造“悬崖村—古里大峡谷”景区,这是四川旅游扶贫的缩影。旅游扶贫已成为四川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
2018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挂牌
2018年11月12日,新组建的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挂牌。四川省的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与改革,起于1978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召开旅游工作会议,成立省级行政区域旅游局,1980年,四川省在全国率先编制省级旅游发展“七五”规划。四川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几经改革,成为四川省政府正厅级直属机构。2016年,四川组建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四川省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首次成为四川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省政府组成部门。2018年,在国家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四川省重新组建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这标志着四川省进入党政主导下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时代。
2018年四川旅游产业首次突破“万亿大关”
2018年,四川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达10112.75亿元,同比增长13.3%。四川省旅游产业首次突破 “万亿大关”,成为中西部首个万亿级省份,标志着四川旅游正式迈入“万亿级”产业集群,进入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40周年四川旅游界创新突出贡献人物名单(公示)
注:按姓氏笔画电脑自动排序
马元祝 峨眉山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
马朝洪 “四川省生态旅游景观遗产名录”认定先锋
王 刚 红豆杉大健康发展的领军人物
王 勋 旅游厕所“旅发易站”品牌创建人
邓 鸿 “会展+度假”酒店模式的开拓者和先行者
左 齐 智慧旅游理论研究与应用专家代表
业 丹 四川旅游演艺第一人
叶 红 旅游规划技术创新专家
史正良(已去世) 川菜创新发展卓越贡献者
吕玲珑 著名旅游摄影家
朱 胜 旅游统计专家的突出代表
朱创业 旅游地学和旅游规划专家的杰出代表
任新建 著名资深民族文化专家
刘 旺 乡村旅游研究探索者
刘 洪 吉尼斯“康定情歌”地理标志成功申请人
刘 勇 中国十大旅游探险家
刘开榜 民族地区旅游规划专家
刘长明 著名社会餐饮“大蓉和”品牌创始人
刘承志 “熊猫屋”品牌创立者
安茂成 中国文化主题酒店标准的起草者和践行者
许 凡 成都名小吃“天府掌柜”品牌创始人
许 军 山地体育旅游规划与运营实践先行者
许 霞 会展专业教育开创者和旅游会展教育专家
孙 进 “熊猫走世界”营销活动旅行社突出代表
严 兵 乡村旅游模式创新影响力第一人
李 原 星级酒店专家代表
李 梅 生态旅游研究专家
李 蔚 旅游营销专家代表
李小波 资深旅游文化研究学者
李如嘉 导游理论与实务的探索者
李志勇 旅游经济研究专家
李钟武 旅游地学开拓者
李晓琴 低碳旅游专家
杨国良 旅游流研究专家代表
杨树林 旅行社资深法律顾问代表
杨振之 著名旅游学者和旅游规划专家
肖 峰 全域旅游体系藏区实践和探索先行者
肖先进 三星堆博物馆创始人
吴永健岷山饭店管理体制创新的推动者
邱 伟 藏文化大型史诗剧《文成公主》出品人
邱 高 抗震救灾最美导游代表
何小东 旅游政策研究专家代表
何毓成 著名生态旅游专家
余 勇 西部民宿酒店品牌开拓者
邹 敏 本土酒店职业经理人国际化杰出代表
冷奇君 省级智慧旅游平台规划带头人
沈宏跃 自贡灯会文旅融合品牌发扬光大创新者
张 勇 川味火锅“海底捞”品牌创始人
张 梦 旅游经济研究专家代表
张中尤 川菜走进联合国第一人
张志和 誉为“大熊猫之父”的杰出科研专家
张建民 明宇酒店系列品牌创立者
陈建(澳洲籍) 澳洲川菜“水井坊”品牌创始人
陈 蓉 藏文化主题饭店文创商品开发创新者
陈乾康 导游旅行社研究突出专家
陈清华 碧峰峡模式创建者
范铨远(已去世) 中国西部酒店业发展探索者
罗立先 中国饭店业西部酒店引领者
金荣疆 康养旅游专家代表
周小丁 旅游创意策划杰出代表
周小林 “鲜花山谷”品牌旅游景区创建者
周孟琪 著名大熊猫摄影家
周道华 智慧旅游发展规划及标准制定应用型专家
郝 刚 快捷318汽车旅馆品牌创始人
胡晓远 川菜文化研究专家
柳伯力 体育旅游研究杰出代表
聂 斌 酒店集团运营管理的突出代表
党 科 星级饭店餐饮创新带头人
徐蓓兵 资深旅游规划专家的突出代表
郭 凌 旅游社会学青年专家
海 洋 旅游景区文创策划代表
诸 丹 都市旅游研究专家代表
黄 萍 旅游经济专家
曹洪明 酒店精细化标准管理先行者
龚 宇 旅游住宿业社会责任战略研究第一人
章小平 世界自然遗产景区研究专家和管理者代表
彭仕扬 整合灾后重建资源争创旅游品牌的代表
韩森堂(瑞典籍) 外资酒店天府丽都喜来登代表人士
辜多好改革开放至今在位旅游管理者代表
覃建雄 旅游地学研究新领域开拓者
喇明英 文旅融合发展旅游研究青年专家
程 励 山地旅游理论研究杰出专家
曾毅(澳洲籍) 以西方视角宣传四川旅游的博士
曾廷忠 西部酒店提档升级倡导者
蓝其金 金牛宾馆元老级注册中国烹饪大师
赖 斌 旅游职业教育青年专家代表
谭继和 历史文化旅游专家
樊建川 建川博物馆品牌创立者
颜雪巍 酒店集团化运营实践者突出代表
薛熙明 文化地理与旅游专家的代表
微信公众号
樊建川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