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7-14 被阅览数:2588次 来源:建川博物馆
今年5月7日,樊建川馆长的母校西安政治学院“传播实践延安精神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樊建川馆长做了题为“光荣与梦想”的报告。西安政治学院传播实践延安精神的活动受到国内主流媒体的关注。7月14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永远的人生大课堂》,《解放军报》发表《西安政治学院弘扬延安精神纪实》,《光明日报》也发表《坚守心中圣地 西安政治学院弘扬延安精神纪事》对此次活动长篇报道。CCTV新闻、CCTV7也对此次活动予以报道。
《坚守心中圣地 西安政治学院弘扬延安精神纪事》(节选)
2010年07月13日 来源:《光明日报》
那是一个注定要载入我人民军队发展史册的日子。
1978年6月,十几辆解放牌卡车载着西安政治学院300多名学员,颠簸在通往延安的黄土沟壑间。他们奔向心中的圣地——延安。
从那时起到今天,西安政治学院坚持延安革命传统教学32年不断线,先后组织393批、15万余名部队干部和地方各界人士赴延安接受 革命传统教育,采用多种方式向1000多万人民群众宣传延安精神。
到延安去,办“抗大式学校”
32年前,正值我国建设和发展进入历史性的转折时期,全党全军面临着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刚刚组建的西安政治学院,“院里搭帐篷、马路当操场、库房作课堂”。西安政治学校第一任校长陈赤虹和政委张鹤田,这两位曾在“抗大”生活、战斗过的老革命一上任,便和党委“一班人”达成共识——到延安去,让学员接受革命传统的洗礼,把学院办成“抗大式学校”。
以真取信,紧扣时代脉搏
革命传统教育本质上需要情感教育。西安政治学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以情感人、以境激情、以真取信、情理交融的“情感教学法”。
近几年,西安政治学院派出500多人次,深入部队、企事业单位进行宣讲,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军内外邀请西安政治学院教员讲课的越来越多,教员忙不过来。2003年,有家单位多次邀请教员讲传统课,都因教员时间调整不开而“搁浅”,这个单位领导给西安政治学院打来电话,说教员太牛气。
这些情况说明,社会对延安精神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还是靠教员“一张嘴”来讲,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
西安政治学院更新观念,为传播延安精神插上现代化的“翅膀”,他们把教员作的延安精神报告、讲稿以及学院制作的专题片和其他资料刻成光盘,无偿提供给有需求的单位。2005年,他们借助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契机,在全军军事训练信息网建成我军第一家“延安革命传统教育”专题网站,借助网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各类信息1万多条,文字总量达1500多万,图片1300多张,为全军官兵学习、研究延安精神提供了网络服务平台。目前,网站累计访问量达560多万人次。
乐在其中,爱在其中
西安政治学院先后为部队培养和输送了8万余名政工干部,他们中有35%以上工作在西部边远地区,“全国学雷锋标兵”李润虎、“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公方彬、“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等一大批人才,都曾在这里汲取精神营养。学员樊建川转业回四川后,为实现传播红色传统的夙愿,多方筹措资金建起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全国规模最大、藏
微信公众号
樊建川的微博